近期,江蘇銀行發布2022年綠色金融發展報告,再次交出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答卷。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跨過2000億元大關,達到2015億元,完美詮釋了江蘇銀行實現綠色金融“加速奔跑,保持領先”的目標與決心,更彰顯了該行綠色金融強勁的內生增長動力,助力該行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苦練內功 牢牢掌握兩個關鍵核心技術
2022年,江蘇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苦練兩個關鍵核心技術,即“集團化協同推進”打造綠色發展主色調、“專業化經營縱深推進”打造綠色金融主力軍。
江蘇銀行通過“綠色+”經營策略,凸顯集團化綠色發展底色,建立涵蓋公司信貸、投行、普惠、網金、跨境、零售、同業、理財、租賃九大業務板塊的綠色金融集團化產品體系。在廣東,江蘇銀行為風電企業發行綠色海外債提供支持;在北京,江蘇銀行通過“碳中和”債支持企業低碳轉型;在江蘇,江蘇銀行創新省內首單項目收益票據、首單農田水利專項債、首單綠色債券等領先產品。此外,江蘇銀行攜手上海清算所、東方證券落地市場首單“質押增信+綠色債券”雙標簽收益憑證業務,爭做同業業務綠色場景創新“先鋒”。
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集團口徑綠色投融資規模3203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096億元,增速52%。綠色債券、綠色普惠、綠色零售、綠色租賃、綠色理財等業務多元化發展,業務規模同比增速超140%。
江蘇銀行通過專業化經營縱深推進打造綠色金融主力軍,在全國首創“EOD項目貸款”“碳賬戶掛鉤貸款”等多個特色產品,走在全國同業前列;深耕專業技術,打造以“赤道原則項目管理、客戶ESG評級、環境與氣候壓力測試”為三大抓手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牽頭國家綠金委、人民銀行總行“生物多樣性金融”“轉型金融”等行業標準建設及課題研究,引領行業技術發展。
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綠色信貸余額2015億元,較上年末新增743億元,增速58%;清潔能源貸款余額275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70億元,增速162%;綠色信貸增速和占比在人民銀行總行直管的24家銀行中均保持領先,該行綠色金融發展成績顯著。
開放共享 打造兩個生態圈
2022年,江蘇銀行以開放共享的胸懷格局,著力打造銀政、銀銀兩大生態圈,凝聚綠色金融發展合力。
在銀政合作方面,江蘇銀行不斷深化與政府部門合作,先后與財政部、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江蘇省水利廳、江蘇省能源局等建立合作關系,為綠色企業、綠色項目提供便利政策和優惠服務,包括綠色創新組合貸、環保貸、節水貸、綠票e貼、蘇碳融等多元產品。其中,江蘇銀行通過“蘇碳融”產品發放金額超70億元,支持綠色小微企業356家,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54.6萬噸。該行還深入開展“金環”對話政銀企對接活動,為綠色金融專業化經營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積極參與頂層制度設計、行業標準制訂、地方政策制定,為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地方政府提供多層級服務。
面對國內綠色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勢頭,江蘇銀行積極向市場傳遞綠色金融的先進經驗與良好實踐。2022年,江蘇銀行依托“融聯創”同業交流平臺,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綠色金融聯盟,開展“赤道原則中國化”實踐經驗分享,助力中小“赤道銀行”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能力建設,服務范圍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該行攜手省內銀行機構發布《江蘇銀行業綠色金融服務自律公約》,共建銀行業綠色金融專家組,共商全省綠色金融發展。
內外兼修 鏈接兩個市場
作為國內首家同時采納“赤道原則”與“負責任原則”的城商行,江蘇銀行在赤道銀行與負責任銀行建設上謀篇布局、卡點落子,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實施。
2022年,江蘇銀行入選“中英金融機構可持續信息披露工作組成員”,聯合全球120多家銀行發起《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行動方案》,成功當選“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組織銀行理事會”中東亞地區理事代表,成為繼工商銀行之后,中東亞地區唯一一家有資格參與全球可持續金融頂層設計的金融機構,銜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主動講好中國故事。
多年來,江蘇銀行追求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的和諧共處,主動把對經濟、社會和環境和諧統一的追求納入自身發展目標,不僅前瞻性地走出了內生驅動的綠色金融發展之路,也彰顯了中國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決心。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