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銀行發布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蘇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17.63億元,同比增長8.62%;互聯網個人貸款余額 75.31 億元, 較年初新增 35.75 億元,增幅 90.37%;電子渠道方面, MAU用戶80.91 萬戶。
年報顯示,蘇州銀行持續深入推進“數據驅動轉型”戰略,數字化轉型從“立梁架柱”進入“積厚成勢”新階段,各業務條線積極踐行數字化轉型戰略,運用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手段,通過體制機制變革、業務流程重塑、線上產品研發、基礎平臺搭建等一系列舉措,提升業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業務數字化經營能力。
電子渠道方面,2022年蘇心生活與手機銀行雙 APP 共同發力,一方面手機銀行專注于線上金融服務,滿足本行主要客戶的金融需求,蘇州銀行 APP 達 MAU80.91 萬戶; 另一方面蘇心生活作為補充,更加靈活實用,可以滿足本行客戶生活類服務需求,全行移動端 MAU 突破 100 萬戶。同時,建設完成5G 消息平臺和直播平臺,新媒體宣傳能力進一步增強。依托 APP、外呼、短信等渠道協同聯動,各應用場景打破渠道壁壘,提升全渠道融合能力提升。
數字人民幣方面,2022年蘇州銀行積極響應蘇州市政府數字人民幣業務試點要求,數字人民幣基礎服務能力進一步升級,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金額達 198.56 億元。在系統建設方面首創 2.5 層數幣“自主兌換”模式;在場景推廣方面,成功將數幣支付模式嵌入到醫療及資金監管場景,并實現了兩個第一,即首個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數字人民幣應用并支持信息監管及數字人民幣資金雙溯源的 2.5 層銀行,首個通過自有渠道發放數幣智能合約紅包的 2.5 層銀行。
數據治理方面,報告期內,蘇州銀行打造數據中臺體系,盤活全行數據資產,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大的數據底座支撐。完善統一了數據采集、數據標準、數據平臺、數據資產、數據服務五大能力,打造了數據庫建模工具,試點源頭業務系統 130 余個,推廣系統占比 96%以上。提升數據質量,統一數據標準,推動標準落地;對全量數據實施多輪專項治理,規范和提高全行數據質量,為數據整合和應用奠定堅實基礎。豐富數據應用場景,搭建了客戶標簽體系,已上架客戶標簽 729 個、特征 4351 個;構建數據分析及應用場景 48 個,助力數字化業務經營和風險管理。
科技建設方面,改行搭建“從 0 到 1”全行數據服務平臺、數據訪問平臺、數據資產平臺,完善實時數據加工能力,全面提升全行數據的易得性和時效性,降低業務人員對數據查詢的使用壁壘和操作難度。推進“兩云一平臺”基礎架構體系建設。推進小蘇云異地數據級災備建設規劃、小蘇云環境配置優化改造項目,完成調度作業資源擴容等基礎架構建設。構建 RPA 卓越中心,提升業務流程自動化能力。RPA 機器人持續推廣,已推廣至 143 家網點、60 余個應用場景,每年節省時長約 7000 小時。
普惠金融方面,該行致力于打造“最美普惠銀行”,強化普惠金融專業化經營能力。擴大“征信貸”“快抵貸”等線上化產品覆蓋面,實現客戶自主申請、移動簽約、自助提還款,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以“互聯網+線上支付”為載體開發實施金桂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踐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國首創三資監管平臺數字人民幣閉環管理體系,獲批蘇州市首批數字人民幣五個創新應用場景之一。
風控能力建設方面,該行加快推進數字化風控建設,不斷優化新一代綜合信貸管理系統,上線二代征信衍生變量平臺,啟動風險中臺建設項目、風險知識圖譜項目,統一了模型管理平臺,風控手段更加多樣。強調數字賦能風險管控。一是信貸集群全面推進,強化對集團全客戶、全業務、全產品的系統管控,進一步推動數字化轉型;二是數字風控全程賦能,數字化風控將全程賦能移動展業、客戶評級、負面輿情、 自動化審批、電子批復、電子合同、智能預警;三是數據模型全力優化,持續開展數據治理,提高原始底層數據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全力優化審批模型、預警規則和預警模型,提升自動化審批覆蓋率及預警準確率。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