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
構建全棧式信創體系,助力金融科技行穩致遠
案例簡介
信創,對于解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保護信息、網絡安全具有重大意義。作為信創試點單位,我行積極響應國家自主可控戰略要求,于2022年5月啟動信創專項改造項目,打造雙輪驅動、雙軌并行、自主可控、跨云域的雙軌路線信創改造模式,制定差異化方案,實現服務器、芯片、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等全棧信創替換。8套試點應用已全部實現上線,超額完成2022年度信創各項指標。具備較好的示范及推廣價值,對產業發展具備極好的借鑒意義。
系統適配及安全
我行近年來恰逢步入科技轉型期,形成從傳統集中式架構逐漸向分布式、信創、自主可控的新一代數字銀行架構轉變(如圖1所示)。
圖1 新一代數字銀行架構信創改造技術框架
新架構中包含依托金融私有云建設的分布式、容器化、模塊化的部署方式,也包含依托信創虛擬化建設的傳統集中式虛擬化的部署方式,并逐步形成雙輪驅動、雙軌并行的雙路線信創改造模式,從傳統國外商用產品轉變為信創路線產品。一是云架構信創專區路線,該路線基于云建設,采用分布式技術的云平臺、SOFA容器平臺、mPaaS移動平臺、OceanBase數據庫,具備較好的性能,并發數高。此路線用于建設重要及核心的業務系統。二是國產虛擬化、容器化路線。采用傳統集中式的部署模式,采用麒麟、統信等操作系統,達夢、南大通用等數據庫,東方通、寶蘭德等中間件技術,進行信創系統建設改造,此路線適用于成熟度高、現有技術完備率高的應用系統,用于建設管理分析類、一般業務系統、運維類系統。此外我行基于NGDB技術平臺建設的互聯網關,通過多平臺注冊中心方式實現屏蔽基礎軟硬件差異,實現多架構并存,快速擴展、快速移植、多點部署、技術自主可控等能力特點。
項目建設涵蓋8套系統,其中外部郵件系統、存款保險報送系統、國產虛擬化平臺、SD-WAN網絡平臺、新互聯網金融平臺、貸款賬戶中心已實現單軌運行。針對項目中存在的產品適配與選型風險均采集的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如擇優而取、風險評估、適配測試等。同時為保障系統可靠穩定運行,業務連續不間斷,我行堅持雙技術路線原則,并對系統進行完成的高可用配置,最大程度保障各信創系統穩定運行。通過不懈努力,于2022年底總體完成信創專項工作,包含辦公管理系統、一般業務系統、關鍵業務系統、終端機具國產化測試驗收與上線部署工作,實現真替真用,順利并超額完成了各項指標任務,如下表所示:
集成創新效果
2022年,是我行信創試點首年,秉持“自主、開放、安全”的信創生態建設理念,全面布局信創產業體系,開展關鍵環節核心技術和產品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換。
(一)技術創新方面。一是建設云平臺、信創虛擬化及容器化平臺雙軌并行技術路線,全面適配國產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與核心應用軟件。二是以新一代數字銀行應用技術平臺為底座屏蔽技術路線差異性,做好中間件、數據庫產品適配,支撐混搭模式,實現多架構并存,快速擴展、快速移植、多點部署、技術自主可控等能力特點的全棧式信創技術體系(如圖2所示)。三是可擴展性高,實現全產品上下游的信創生態兼容體系。云平臺、虛擬化、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多產品技術路線并存,具備快速切換技術路線能力,動態靈活、自主可控。
圖2 全棧式信創技術體系
(二)項目規模方面。項目建設涵蓋1套關鍵業務系統、3套辦公管理系統、4套一般業務系統、14臺信創服務器、545臺PC終端、154臺網絡設備、10臺STM金融機具、117套操作系統、8套數據庫、4套應用軟件等。并于2022年底順利并超額完成各項指標任務。
(三)人才培養方面。一是基于新一代數字銀行應用技術平臺(NGDB)進行內部培訓,深化技術人員基于信創產品的基礎平臺框架應用。二是組織麒麟、南大通用、達夢、東方通等廠商進行內部培訓,共8人次獲得證書。三是全行內技術人員參與技術框架設計,技術產品調研、選型、投產、業務遷移。真正培養行內懂信創的技術人員。
(四)行業效益方面。一是基于核心業務系統、重要互聯網應用、基礎架構平臺等的建設形成了高兼容性的技術架構,行業普遍性高、可借鑒性強。二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性高、適配性強的全棧式信創技術體系,形成了良好的推廣示范效益。三是采用5G網絡的創新應用。
篤行而致遠,惟實且勵新。2023年,我行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增加信創系統改造投產比例,降低國外數據庫使用比例,并在關鍵業務系統方面繼續深化試點工作,爭取在生產、備份、測試環境其中之一環境里完成全棧式的信創化改造。
項目牽頭人
王紀華 副總經理
項目團隊成員
何敏鋒、雷聲揚、于自軍、陳加南、梁均武、劉瑩、林建恒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