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
數據管控與分析平臺
案例簡介
隨著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秦皇島銀行自2022年開始搭建數字化能力體系,打造數據分析底座,陸續建設了包括統一數據交換平臺、統一數據門戶、數據倉庫、大數據平臺在內的一系列數據管控與分析平臺,支撐數據的采集、交換、清洗、分析、建模、加工、展示、接口服務輸出,全方位支撐數據的管理和應用。
創新技術/模式應用
秦皇島銀行在構建數字化能力建設時提出“數據標準先行、數據管控跟進、應用需求驅動”的建設思路與方法,將數據標準、數據管控和數據應用統一納入數據能力建設工作范疇。數據倉庫作為全行基礎數據底座,接入44個業務系統,按照DW五層架構以業務驅動規劃設計13個業務主題模型,按照“一數一源”原則實現統一的基礎數據資源管理,避免重復建設和指標冗余,保障數據口徑的規范和統一,實現數據資產全鏈路關聯,為數據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一)數據標準先行
數據標準是一整套數據規范,是開展數據治理工作的必要先行和重要基礎。數據標準是為了規范數據在行內外共享和使用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對數據分類、業務屬性、技術屬性、管理屬性等所做的統一規定。數據標準實施分為數據標準制定和數據標準執行兩個階段,我行依托數據倉庫需求調研過程梳理現有元數據,并以此為基礎借鑒同業和廠商實施經驗,制定我行的數據標準,再經行內各部門協商一致,批準發布一套供各部門遵循使用的規范性數據標準文件,從而確保銀行的數據資產在交換和使用過程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從而實現全行數據流向的標準化和規劃性。
(二)數據管控跟進
數據標準解決了數據的入倉問題,使得更多業務系統的接入成為可能,在豐富數據源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即如何保證入倉數據的高質量。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將會直接影響數據倉庫的使用效果,對數據倉庫是“企業數據垃圾桶”的抱怨就是該問題的具體體現。
秦皇島銀行在開展數據管控工作中,采用了規劃、組織、制度、技術工具等因素相結合的綜合數據管控機制,并在這四個層面開展了相應的工作。規劃層面完成了數據管理制度與流程體系的整體規劃;組織層面建立了由全行專項數據治理機制領導下的數據管控組織;制度層面制定了數據標準管理、數據質量管理、元數據管理、數據模型管理、數據交換管理、報表需求管理等六項數據管控辦法和數據管理專項考核指標,為數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保障數據管控制度的落地執行;技術層面完成了數據管控平臺的建設,為全行員工參與數據管控工作提供了技術工具。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的缺失或不足難以保證數據管控工作取得實際效果。
(三)應用需求驅動
數據應用不足、數據服務缺乏是當前中小銀行數據倉庫建設所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由此所導致的后果就是空守“寶山”卻不能用,投資的價值得不到體現,而這也影響到管理層經營決策使用,導致投入減少,不足以支持眾多數據服務的建設,從而形成不良循環,最終導致整個數據化建設失敗。
在梳理數據能力的建設需求時,為了進一步體現數據的應用價值,我們不僅考慮如何從底層保證數據的入倉,還從數據應用入手,將數據底座支持的應用按照客戶分析營銷、風險管控、監管審計、精細化管理分類建設,提升我行經營管理、決策分析和監管報送水平。秦皇島銀行在數據化能力建設時,將數據倉庫、數據集市與數據應用進行協同建設,實現模型建設與數據應用建設互動,加強數據模型建設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充分使數據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項目效果評估
為賦能業務高速發展,數據管控與分析平臺向全行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和分析能力。截至2023年4月,已接入核心、信貸、票據、理財等40多個業務系統源數據,通過數據倉庫進行有效的數據整合、清理和挖掘,為數據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接口。數據倉庫模型設計根據業務合理地劃分為客戶、產品、內部機構、存款、信貸、理財、票據、信用卡、資金資管、財務、渠道、支付結算、中間業務、公共14個主題,為5個數據集市及18個數據類系統提供數據服務。
以數據管控與分析平臺為支撐,通過對客戶基本信息、行為信息、賬戶信息、產品偏好信息進行深度挖掘,用數據描述客戶的行為與特征,生成能更好洞察客戶的衍生指標,并按各類業務分析主題和分析方向建立客戶集市、風險集市、監管集市、管會集市等數據類集市。其中,客戶集市將衍生指標與客戶基礎業務指標進行組合,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進行客戶畫像、精準營銷名單推薦,實現客戶觸達的業務目標。風險集市將風險業務數據進行匯總加工,生產風險管理報表、風險指標庫及服務接口,支撐各業務場景的風控需求,有效提升秦皇島銀行的數據使用效率和風險管理質量。
數據管控與分析平臺的搭建助力了秦皇島銀行用數據創造更大的價值,數據倉庫、數據集市等建設打通了數據服務供應通道,為數據消費系統提供豐富的數據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成品,滿足業務人員的靈活自助分析、數字化運營等不同場景的數據消費需求。
項目牽頭人
王登峰 信息科技部總經理
項目團隊成員
項海南 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
徐園園 項目經理
田相敏、何新宇、孫澤坤、趙偉、沈夢迪 項目骨干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