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
基于數智化能力打造客戶價值成長平臺
案例簡介
針對當前銀行實時服務決策能力弱、無法快速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實時服務閉環等問題,新紐科技利用湖倉一體、實時計算、知識圖譜、機器學習、圖計算、RPA等技術手段,打造銀行業務應用抓手——銀行客戶價值成長平臺,實現實時數據查詢及實時數據分析決策、實時策略一鍵部署等功能;豐富的可視化看板及通用報告和個性化報告生成等工具,賦能行內人才價值和業務價值進一步釋放。
創新技術/模式應用
1.以數據驅動業務的價值回歸?;谠圃暮}一體與大數據實時計算技術,平臺支持千量客戶同時訪問同一數據,實現毫秒級數據查詢返回;支持全渠道、全鏈條的實時數據采集、實時計算、實時分析、實時決策能力;支持大量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與非機構化數據聯合建模能力,滿足業務人員客戶及業務分析的要求;借助AI能力,提升數據分析能力和數據計算效率,打造服務自動化流程,進一步釋放業務價值。
2.打造高效、便捷業務“抓手”。
(1)通過全渠道實時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結合金融機構存量客戶數據,更新現有銀行客戶畫像標簽數據,利用客戶持有產品、客戶分組、客戶價值貢獻、客戶成長階段等標簽,構建多維度客戶畫像模型,打造“一戶千面”的全生命周期客戶畫像,實現長期+中期+短期+實時的畫像分析,銀行更好的及時、完整、理解和判斷客戶需求,提升客戶洞察及理解能力;利用畫像,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產品集群,實現僵尸客戶激活-長尾客戶提升-價值客戶培養-高價值客戶生態構建的客戶價值成長閉環;
通過知識圖譜、XgBoost機器學習算法、RALM算法、多視圖的圖神經網絡對比學習框架MUVCOG等AI技術,基于外部數據+資訊補充,完成標簽補充及客戶匹配,實現客戶商機洞察、客戶風險判斷;針對不同客群、不同興趣點,完成資訊差異化推送,增加客戶與銀行粘性;
(2)運用RPA打造自動化營銷工具,通過篩選客戶畫像標簽、篩選渠道和頁面、拖拽式的個性化營銷素材組合(圖文、視頻、音頻等),一鍵生成營銷頁面并部署對應渠道和對應客群推送;通過拖拽等形式,完成個性化可視化BI看板生成,結合“一鍵生成報告”工具,進一步釋放業務人員業務能力價值;
(3)與多個平臺互聯互通,模型可繼承擴充,可輕松對接并管理其他營銷平臺、客戶關系管理平臺、數據分析平臺等智能化平臺,實現行內跨業務部門、跨場景的有機營銷融合。
項目效果評估
該平臺在某區域性商業銀行上線后,獲得了全行超過40%以上的業務人員使用。
1.數據查詢速度由原來的至少超過24小時查詢,減少到1小時內數據查詢返回;
2.數據分析環節減少行內科技人員參與,讓數據分析價值回歸業務屬性,由至少T+1的業務數據統計時間縮短到T+0,業務人員可以及時的通過數據分析進行快速的營銷決策;
3.改變原有營銷流程,提升營銷效率:原線上營銷需要業務人員與技術人員溝通,線上渠道部署營銷頁面至少10個工作日;基于該平臺營銷工具,將原有營銷部署時間縮短至1個工作日,讓銀行抓住客戶集中、短時、剛性的需求,快速調整并部署營銷計劃,更好的輔助客戶粘性及客戶價值成長培養,實現零售客戶日均新客增長超過1000戶。
4.金融服務場景的有機融合:
①利用租房場景,為了滿足C端租房的金融需求、租房搬家需求和水電燃氣開通及繳費需求,與存量對公客戶——搬家公司進行簽約,實現“一鍵預約搬家”服務;同時與當地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運營商、電網公司合作,開通“一鍵開通水、電、燃氣、寬帶”服務,實現租房-搬家-入住等生活場景的金融服務無縫閉環;該服務上線3個月后,25~35歲年齡段零售客戶新客增長超過10000戶,成功激活僵尸客戶5000戶以上,基于場景下的消費類貸款余額增長2500萬元以上,實現存量消費類貸款余額增長12%以上;
②利用供應關系和產業鏈圖譜,完成存量對公客戶盤點和商機洞察;行內通過梳理并發起全行對公營銷6個月,完成存量對公客戶商業促成合作超過100戶,其中70%以上客戶為新增對公貸款客戶,實現對公貸款增長超過1.2億元;
項目牽頭人
趙淼 金融科技方案專家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