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
張家港農商銀行“付了碼”聚合支付平臺項目
案例簡介
張家港農商銀行“付了碼”聚合支付平臺,在金融服務層面以聚合支付為核心,數字人民幣、營銷系統、積分系統、消息中心、統一繳費等系統為基礎支撐,手機銀行、小程序、公眾號、H5、收銀臺等渠道多端運行,快速支撐各項業務快速高效接入;以我行自主研發的微服務與騰訊分布式數據庫TDSQL結合,通過分布式解決移動互聯時代高并發、大數據量等關鍵問題;可選擇數字人民幣、支付寶、微信等多個支付渠道;對接生活繳費、商戶收單、公益捐款等場景,并借助多類型卡券、積分等權益打造商戶營銷工具鏈,形成了以支付為主、營銷為輔的支付解決方案。
“付了碼”聚合支付平臺業務架構圖
系統適配及安全
張家港農商銀行“付了碼”聚合支付平臺項目的建設與投產,填補了金融業信息系統收單業務場景國產化解決方案的空白,該平臺采用國產信息化技術路線進行全棧信創建設,使用鯤鵬920芯片服務器、麒麟v10服務器操作系統、TDSQL V10分布式數據庫等國產信息技術產品,形成全套國產信創信息化技術路線解決方案。
“付了碼”聚合支付平臺技術架構圖
軟件適配:
該項目采用分布式技術為支撐,以微服務形式獨立承載,將營銷、積分、數字人民幣、消息、繳費等多模塊解耦,在業務層面支撐各應用系統的獨立業務發展與演進,提升建設效率降低迭代周期;技術領域使用行內自主架構設計,框架能力及系統可用性經過驗證,且業務與技術深度結合,不僅幫助我行實現同性能下的低成本優勢,且幫助我行實現對原有國際廠商核心設備解綁。
系統安全:
加強對相關系統落實監督管理工作,通過安全滲透測試、安全掃描、壓力測試、數據治理等機制及時發現系統風險,保障數據傳輸與存儲的安全性。系統建設時對接風控管理系統對商戶交易做到事前決策、事中監控、事后分析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支付清結算的流程管控,滿足監管合規的相關政策和要求;優化對賬邏輯,提高對賬時效性和對賬覆蓋面,對商戶、場景、交易、支付渠道等多維度實施對賬,確保銀行與商戶資金安全;部署運行時嚴格要求內外網隔離,實施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對網絡安全情況及風險進行有效處置。
自主研發:
項目自主設計研發,在業務運行全生命周期提供各類豐富有效的監控支撐,快速有效感知系統問題并通過應急預案及項目成員豐富的業務知識、技術經驗及時化解。
服務策略:
接入微服務網關,實現動態路由等特性,自動適應網絡狀態的變化選擇最佳訪問路徑;內置熔斷并通過熔斷使上游服務快速失敗,并保護下游服務;在高并發情況下,通過限流對系統并發請求進行限制,一旦達到閾值就降級甚至拒絕服務,保證系統在高并發情況下持續提供服務,化解系統雪崩效應。
容災能力:
災備數據中心參考主中心搭建災備系統,實現業務系統一鍵切換,業務高可用、連續性等的要求,系統需按期進行容災切換演練,業務可快速切換到災備數據中心運行,有效防范信息系統中斷風險,進一步提升業務連續性管理水平。
集成創新效果
聚合支付項目群相關系統涉及范圍廣、領域新、安全要求高、瞬時流量大等相關特性,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既要統籌項目群的建設周期和質量,又要兼顧各自子系統的需求建設,為更好的協同業務高速發展,采取分布式微服務架構為切入點,以聚合支付系統為軸,將各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以支付+營銷的為核心的數字化支付運營體系,通過高質量的支付解決方案助力我行業務數字化轉型。
業務支撐:
通過系統的建設,對商戶完成全生命周期管理,對接風險管理、運維監控、定時任務等幫助行內運營和科技人員及時發現防范運營風險,助力科技與業務的有效融合;商戶端應用的建設方便商戶對訂單、報表等信息進行管理,協助商戶完成支付數字化轉型;多渠道收銀能力以PC端、H5、SDK、小程序、公眾號、手機銀行等多種產品形態呈現,為商戶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服務13萬多各類用戶商戶。
降本增效:
通過聚合碼支持銀聯、支付寶、微信、數字人民幣等渠道,快速完成多種支付方式的收款,提升用戶支付體驗,搭配喇叭等硬件設備,確保商家的每一筆入賬都有語音感知實時提醒,方便商戶管理。同時積極探索新的支付模式,上線手機銀行主被掃支付,通過行內支付通道無需繳納手續費,降低成本支出;在資金清算上我行主掃支付資金可清算當日即可留存到我行,實現資本留存。
場景應用:
2022年完成楊舍老街商圈、步行街商圈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建設,實現顧客掃商戶碼牌支付數字人民幣;打造特色文旅場景,對接常陰沙閑心公社、福前共享農莊與肖家巷共享農莊商戶,將數字人民幣應用到鄉村民宿場景中,實現農業采摘、農家樂等農業旅游場景,帶動農民增收;積極對接市慈善總會,在手機銀行推出慈善捐贈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開創蘇州首個數字人民幣慈善捐款場景等。
精準營銷:
結合營銷系統、積分系統等系統能力,支付體系為商家提供相關增值服務,通過滿減、滿折、隨機減、積分抵扣等營銷活動促進用戶進行線上支付;同時在行內營銷上通過權益體系的用戶心智培養,增加我行手機銀行的活躍率、借記卡的使用率及信用卡的用信率。隨著商戶與支付體系的融合,為我行后續的精準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撐,對理財、信貸等業務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人才培養:
培養了一批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復合型國產化建設人才,自主建設信創微服務架構平臺統一研發平臺,平臺高可用、水平擴展能力強,能快速、高效的響應需求開發與迭代并投產上線,極大提高了自主研發能力,推動業務的持續高效發展,為后續我行重要系統的自主可控及業務支撐提供了基礎。
項目牽頭人
吳堅 張家港農商銀行金融科技總部總經理
項目團隊成員
孫瑜、吳堅、馬文、丁凱、黃錦梨、汪超、金增、胡芳圓、焦廣福、董銀財、王曉棟、閆明亮、張鑒、楊天林、張亞峰、孫興宇、徐怡潔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