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
商業銀行數字消費券發放研究與實現
案例簡介
近兩年,為提振消費信心,促進實體商業發展,不少地方政府陸續開始發放消費券,目標是通過消費券促進消費,保障企業、就業和家庭,推動經濟復蘇。商業銀行擁有龐大的零售客戶群體和資金結算服務能力,具備消費券發放的基礎條件。本文以此為切入點,以徽商銀行創新開展的消費券發放為實踐案例,總結商業銀行開展消費券發放的可行性、方案、效果及意義。
創新技術/模式應用
一、當前消費券發放市場主要參與者、發放原則、作用意義、商業銀行與其他三方平臺的差異等的深入研究。
消費券的發放過程和結果,體現出地方政府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實際、心系民生、用有限資金啟動消費,通過“杠桿效應”拉動消費、增加企業收入。
商業銀行參與消費券發放一方面依托自身客戶規模、資金清算能力為政府、商戶、居民提供金融服務,承擔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消費券發放有利于商業銀行擴大零售客群、完善商圈商戶、促進支付、收單業務等業務增長。
商業銀行與三方平臺機構在消費券發放中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客戶范圍、券碼核銷方式、線下服務模式等,指出汽車類消費券類別上,平臺公司無法支持驗證線下交易物品的情況。
二、提出適用于不同業務特點的商業銀行消費券發放方案,為商業銀行進行消費券發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將政府主流發放的兩類消費券:商超、餐飲消費券和汽車獨立消費券作為分析實踐對象,提出了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消費券發放方案:
1、商超、餐飲等消費券。根據銀行自身的業務特點制定方案:(1)自有收單商戶較為完善的商業銀行可以選擇與互聯網平臺公司同樣的業務模式,即在自有線上渠道內自行發券、自行核銷的閉環業務流程。(2)自有收單商戶較少的商業銀行可以選擇依托三方收單商戶的消費券發放方案。即用戶通過商業銀行手機銀行APP等渠道注冊用戶后,領取微信、支付寶立減金等消費券,客戶在領取券碼后直接通過微信或支付寶進行核銷。
2、汽車等消費券。商業銀行可采用方案為市民通過手機銀行領取汽車消費券資格、而后提交購車資料并經政府審核后,商業銀行按政府指令進行消費券資金的轉賬工作。
三、展示了徽商銀行參與兩類消費券發放實踐工作,驗證了相關方案的可行性。
1、參與某市汽車消費券的發放:某市聯合徽商銀行及55家汽車4S店開展汽車消費券補貼。通過徽商銀行手機銀行APP采用多輪次投放策略進行投放。
2、參與某地區汽車及商超餐飲消費券發放:某地區聯合徽商銀行及46家汽車4S店開展汽車消費券補貼;聯合徽商銀行及當地商超、家電、住宿、餐飲、加油站等商戶開展消費券發放業務。
項目效果評估
一、項目數據評價
1、消費券活動帶動徽商銀行手機銀行近10萬人參與消費券領券環節,累計發放消費券3.03萬人次,活動期間帶動手機銀行注冊客戶大幅上漲。
2、汽車消費券發放核銷近500萬元,帶動汽車銷量1509輛,銷售總額近17416萬元;商超消費券發放核銷139.19萬元,帶動消費訂單16632筆,消費金額達到723.38萬元,投入拉動比達到1:5.20。
二、項目實踐意義與展望
1、從徽商銀行本次參與的消費券發放業務來看,特別是商超、餐飲等消費券業務也有助于商業銀行快速擴大線上用戶規模,為下一步用戶到客戶的轉變,成為客戶的主結算賬戶行奠定了基礎客群。
2、數字消費券業務作為拉動消費的有力經濟手段,徽商銀行作為頭部城商行應積極參與相關業務開展、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樹立了積極的品牌形象、拓展了地區影響力。
3、接下來,徽商銀行將繼續探索除了提供消費券發放服務、資金結算服務外,進一步整合行內金融服務,開展基于行內自行發券、自行核銷的消費券發放業務流程,實現業務、資金的全流程行內閉環管理,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項目牽頭人
溫薇薇 徽商銀行個人移動金融部互聯網運營團隊經理
項目團隊成員
張瀏、蔡婷婷、汪靜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