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端
    訪問手機端
    官微
    訪問官微
    搜索
    取消
    溫馨提示:
    敬愛的用戶,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會導致頁面瀏覽異常,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打開。

    淺談數字化創新與銀行的“拓客、活客”

    胡哲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2020-09-14 19:11:07 金融文字節 數字營銷 征文選登
    胡哲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2020-09-14 19:11:07

    核心提示銀行與三方開始在場景挖掘、批量導流、聯合營銷、品牌服務共享等多個方面進行跨界合作,利用數字化創新打破自身的營銷屏障,逐步形成多領域、多伙伴、多場景的金融服務生態。

    2020金融文字節——銀行數字化創新主題征文大賽”由中國電子銀行網(微信公眾號:cfca-cebnet)、未央網聯合主辦,和訊網作為戰略合作媒體,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作為學術支持,以下為參賽者投稿。

    作者:泉州銀行信息技術部 胡哲

    當今,全球數字化迅猛發展,傳統金融行業要在數字化浪潮中立足,必須要運用數字化創新來拓寬獲客渠道、重構業務流程及產品研發,增強自身的風控與營運水平,打造契合市場的數字化金融服務生態環境,提升客戶需求響應力。

    一、金融數字化創新中的營銷拓客

    物理網點曾是銀行最主要的營銷獲客場所,但在金融科技日益創新、互聯網金融沖擊不斷的形勢下,直營、助貸等傳統獲客模式因“成本高、轉化率低”頹勢漸顯,這也迫使銀行不得不重新組織人力、技術資源去開辟新市場,得益于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各種創新拓客模式像雨后春筍一般。

    (1)裂變營銷

    裂變營銷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公司的打法,“趣頭條”、“拼多多”向我們展示了驅動獲客的魅力,金融機構借鑒互聯網公司的營銷手段,設計帶有一定激勵機制的營銷產品并投放到合適渠道,讓員工、客戶共同參與一起組成裂變營銷的鏈條,也使每個人都貢獻著自己的流量與轉化率。

    案例:“推薦二維碼”、“分享有禮”、“理財、貸款拼團”、“拉新獎勵”。

    (2)多渠道融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應用,線下物理網點的客流量、交易量正逐步縮減,直營獲客模式的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銀行逐步開始推進網點的減能增效、智能化轉型,充分借力數字化來創新融合線上、線下多渠道服務,提供并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案例:微信網點預約、手機APP無卡取款、客戶經理移動行銷、VTM、掃碼貸款。

    (3)跨界合作

    市場需求多元化、消費結構復雜化促使各行各業開始跨界合作、優勢互補,金融業也不例外。銀行與第三方開始在場景挖掘、批量導流、聯合營銷、品牌服務共享等多個方面進行跨界合作,利用數字化創新打破自身的營銷屏障,逐步形成多領域、多伙伴、多場景的金融服務生態。一切正如銀行創新教父Brett King 在《Bank 4.0》一書中所述:“未來銀行將不會存在,但金融服務卻無所不在”。

    案例:“京東小金卡”、“銀行卡消費折扣”、“停車場用戶導流”。

    (4)場景開發

    銀行要在金融同質化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就看誰能贏得場景開發。2019年的ETC爭奪戰、“進村攬儲拆遷大戶”、“1分錢乘公交乘地鐵”,金融機構類此拓客場景已為眾人所津津樂道,但更勝一籌的是利用數字化創新服務場景。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嚴重影響,有些銀行卻抓住機遇創新實踐,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提供線上金融供給與服務,運用遠程銀行滿足客戶各方面需求。如招行、平安、建行等多家銀行APP上線了疫情專區,服務疫情播報、社保購藥、線上公益等。銀行在場景服務創新和拓客的同時,也彰顯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案例:招行“掌上生活”、浦發開放銀行、光大云繳費、興業“錢大掌柜”。

    (5)大數據拓客

    數字化時代,流量即財富,數據即黃金。銀行通過構筑大數據應用平臺,匯聚自身營運數據(信貸、賬戶、流水、資產等),共享或互換外部數據(海關、工商、稅務、司法等),通過知識圖譜技術,對客戶投資及資金交易關系建立多維數字畫像,深度挖掘潛在客戶及其金融需求,達到精準營銷的目標。

    案例:

    南京銀行打造鑫航標大數據平臺并運用其來獲客、營銷、風控、營運等。通過數字畫像精準定位高價值客戶行銷、基于中標線索進行投貸聯動、分析提升互金客戶理財響應率。

    二、高效地打造創新產品與數字化服務來“活客”

    (1)組織敏捷團隊創新產品

    數字化創新不僅依賴于數字化技術,也需要符合數字化時代的思維與組織。

    市場需求瞬息萬變,這需要一種持續實驗性、快速迭代的產品開發能力來支撐,敏捷思維的“價值驅動”、“適應變化”、“自組織團隊”應景而生。

    在探索創新數字化業務模式的過程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銀行成立了獨立部門,將“運營、研發”等前后臺人員組織在一起,以客戶、市場需求為導向,踐行敏捷思維,采用探索、迭代、試錯,持續交付,形成快捷產品創新能力,再用好的產品來“活客”和“留客”。

    (2)搭建數字化業務中臺

    傳統銀行業通常以價值鏈關系來區分前與后臺,前臺面向客戶需求,后臺面向經營管理,前臺求快,后臺求穩,為解決兩者“失衡”問題,就需要在前后臺之間增加“變速齒輪”——業務中臺。

    2018年杭州云棲“數字驅動中國”論壇上,螞蟻金服副總裁提出了“樂高銀行”概念,即將領域模型進行拆分,把銀行所有通用、公共的業務抽出來形成共享服務,運用數字化搭建起模塊化、組件化、共享化的業務中臺,讓前臺業務部門可以像搭積木一樣來編排這些組件,以此快速創新產品、改進服務質量來響應市場的需求。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借力數字化創新技術,建立敏捷的組織、搭建業務中臺,創新服務產品,銀行的“拓客”、活客”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三、數字化創新,邁向未來

    當此之時,銀行要抓住時代的機遇,以客戶為中心,以轉型為契機,加強數字化戰略定位,調整管理經營模式,科技引領、銳意創新,努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綜合便捷的數字化金融服務,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

    為你推薦

    收藏成功

    確定
    芭乐视频网页版在线观看,中国gay粉嫩小帅fuck,一本久道视频无线视频,中国vpswindows野外农民工,未满十八禁止看1000部拍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