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單位:寧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名稱:分布式服務網格架構助力科技服務能力提升
案例簡介:
分布式服務網格架構,即服務網格化(Service Mesh)的架構風格,旨在實現彈性伸縮,動態擴容,去中心化的設計目標,并能夠在傳統的SOA架構模式和服務治理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微服務的技術體系架構。引入敏捷開發模型、DevOps和SLA體系,規范了全行的技術服務標準與金融服務標準。Sidecar的設計模式,為全行的信息系統集成搭建了一條“信息高速公路”,大大降低異構系統的集成難度,為全行的去中心化提供一套高效、高質量的工具。
創新技術/模式應用:
1. 架構模式創新:實現分布式服務網格架構的同時,可靈活兼容傳統異構系統的集成,使用的Sidecar設計模式對系統侵入性小,且屏蔽了通訊特性,大大降低集成難度,同時作為全行集成的基礎,實現業務創新的即插即用。去中心化理念的引入,讓業務不再依賴某“瓶頸”節點,且可以靈活應對突發性業務高峰,大大提升業務支撐能力。
圖1 寧夏銀行整體系統集成架構
2. 服務治理創新:基于分布式服務網格架構,形成全行級的系統和應用的集成規范,制訂一套全面的銀行技術規范標準。同時建設全行服務治理和服務資產管理體制,形成管理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服務治理流程實現全生命周期線上運營。
3. 運維管控創新:實現分布式的同時,運行維護難度急劇升高,項目采用多環境、配置化的運行維護管理和監控工具,實現全分布式節點運行動態的實時把控。同時使用DevOps技術管控服務的持續集成,實現服務資產的隔離部署、隔離運維、熱加載、一鍵升級等能力,大大降低分布式所帶來的運行維護難度。項目還完善全行SLA體系建設,形成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了一套全行級服務質量監控管理平臺。
圖2 分布式服務網格邏輯架構圖
4. 容災擴容創新:雙數據中心的分布式注冊中心的設計,保證了網內節點的動態注冊、動態擴容、動態下線和動態廣播,為服務系統的快速集成提供堅實基礎,實現雙活或多活數據中心設計。同時實現多種容錯機制,不僅能夠動態隔離故障節點,還能夠動態熔斷高風險服務場景,從而避免分布式場景下的雪崩式故障。
圖3 寧夏銀行ESB物理架構
項目效果評估:
通過分布式服務網格架構建設,實現了行內的傳統的業務系統應用集成調整,完成全行總體架構轉型,為全行發展戰略規劃的金融科技創新,業務能力提升,提供了一套完備的基礎平臺。截止2020年6月,全行70%異構系統完成了架構改造,除“孤島”系統外,覆蓋了所有參與集成的系統。
服務治理體系的建設,大大節約了傳統系統集成帶來的重復開發和溝通等方面成本,降低業務系統服務變更的難度。同時,線上電子化管理流程大大提升了服務開發效率。此次架構改造正值核心項目群建設期間,不到兩個月時間共計完成50多套系統的通訊集成,共發布2020個全新服務場景,服務場景的復用率達到了47.7%,服務通訊轉發效率至少提升一倍。
服務質量控制體系的完善,讓服務質量管控變得簡單。在服務系統和服務場景層面,都能夠實時監管服務資產的運行狀態,出現系統宕機或應用崩潰,可以實現秒級故障隔離。在系統完成恢復后,動態恢復應用服務。
此項目對分布式技術在銀行全行系統范圍的應用具有開創性的探索和推動意義,為銀行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方法,對于未來銀行整體架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價值。
隨著我行業務規模和業務形式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我行將能夠靈活的適應新形勢和應對新問題,能夠按照全行戰略規劃和IT建設藍圖,不斷完善我行整體架構體系,滿足業務發展的迫切需求。
“2020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大賽”由中國電子銀行聯合宣傳年、中國電子銀行網共同主辦,大賽以“競逐數字時代新賽道”為主題,將收集、整理和展示商業銀行和互聯網企業在過去一年中重要的金融科技創新實踐案例,以饗行業。大賽旨在多角度、多層次展示行業創新成果,弘揚創新與合作精神,為國內外金融學者、從業者提供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積極推動對金融科技領域重要問題的深入研究及最新進展的交流,為促進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